捷克政坛全面右倾,外贸企业需未雨绸缪

继波罗的海三国相继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(17+1)后,捷克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今年也将面临变数。

1月28日,曾任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帕维尔当选新一届捷克总统,这位当了大半辈子军人的候任总统主张价值观和人权优先,早在选举期间就旗帜鲜明地展现出强硬的对华态度。果然,在其当选后仅仅两天,帕维尔就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,公然挑衅中国。雪上加霜的是,一年前上任的捷克总理也是位反华派,据说其早有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想法,只是为了维持与亲华总统泽曼的合作关系,才一直未有实质性动作。可以想见,随着3月份帕维尔的正式上任,再加上两年前曾经访问台湾的议会,捷克将形成府、院、议会的全方位反华政治格局,对双边经贸合作的不利影响恐难以避免。

中国虽为世界大国,但对捷克的影响力却很弱。一方面因为两国政治交集很少,另一方面则是捷克对我国市场几无任何依赖,反而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:
 

一,双边贸易发展不平衡。

近年来,在两国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的同时,捷克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。以2022年1-10月份为例,中捷双边贸易总额为379亿美元,其中捷克对华出口22.5亿美元,同比减少8.2%,占捷出口总额的1.1%;捷自华进口356.7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1%,占捷进口总额的18.3%;捷方逆差334亿美元。巨大的逆差引起了捷方的高度不满。一些人士坚持认为中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,导致捷克产品很难进入中国市场。
 

二,中国对捷克的投资规模小,创造就业少。

虽然中捷经贸合作逐渐从以贸易为主转变为贸易和投资并重,但中国的对捷投资规模仍然偏小。截止2020年,中国对捷克的投资存量仅为12亿美元,在捷克的外来投资中占比不到1%。在投资方式上,中国投资主要是并购当地企业和知名品牌,以获得先进的技术、品牌和销售渠道,而不是绿地投资,这并不会新增大量就业岗位。捷方期待中国企业多进行绿地投资,而一旦期望落空,其对中国投资的态度就可能明显改变。
 

三,捷方政界对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存在偏见

在捷克,一些政客认为在对华关系问题上应该坚持“人权优先”原则,不断为中捷经贸合作制造噪音和障碍,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的对华好感度和信任度。我们有理由担心,在帕维尔上任后,这种政治偏见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。

结合以上情况,可以判断捷克存在着类似于中国与立陶宛的经贸合作状况,即:投资规模小、对中国市场依赖度低和政治互信弱的特点。随着反华政客全面掌握捷克决策机构,未来不排除中捷关系会出现大幅的倒退,甚至发生退出合作机制、贸易受到限制的情况。因此,郑重提醒与捷克有经贸往来的中国企业,提高风险意识,慎重制定市场开发和投资规划,同时密切关注捷克政府的政策动向,将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。

© 上海洲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0027086号-1